77家A股醫械企業營收最新排名:新冠改變了市場格局!
2020年上市企業前三季度業績陸續出爐。根據眾成醫械研究院統計,目前國內77家A股醫療器械企業全部完成前三季度業績披露。
從整體來看,這77家A股醫療器械企業總營收共計1508.29億元,平均增長率為83.69%;歸母凈利潤總計432.22億元,平均增長率為377.40%。




IVD領域:新基建帶來需求增量
本土設備類械企紛紛搶灘
后疫情時代核酸檢測能力新基建頂層設計啟動,基層醫院即將開啟醫學實驗室建設大浪潮,為相關IVD醫療器械和供應鏈服務商帶來長期業績增量。
2020年1-9月,圣湘生物歸母凈利潤為201281.53萬元,同比增長107倍,主要原因是新冠核酸檢測試劑、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等產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長。

據碩世生物發布了變更部分募投項目公告,擬將醫學檢驗場所項目提前實施。碩世生物表示,本次變更有利于公司把握目前第三方檢測市場發展機遇,提高檢測能力,擴大檢測業務規模,盡快實現投資收益。

8月3日,新華醫療全資子公司華佗國際擬與國惠改革基金、上海威士達共同作為有限合伙人參與設立惠遠華檢醫學檢驗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總募集規模3億元,推進在體外診斷行業的戰略布局。
高端醫療設備
貿易壁壘與ICU建設潮加速進口替代
2019年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了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其中,擬對進口自中國的46種醫療器械加征關稅。根據海關統計,2020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口額103.28億美元,同比下降20.79%。
同時,在后疫情時代,隨著國家密集出臺相關產業政策,國家醫療的投入重點進一步傾向于分級診療和ICU科室的建設。

在國內市場覆蓋中國近11萬家醫療機構和99%以上的三甲醫院,國際范圍累計突破近400家空白高端客戶群。
防護用品
國內需求逐漸趨于穩定海外需求短期增加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一次性手套供需嚴重失衡,近期多個海外國家和地區疫情出現再次爆發跡象,因此醫療用品供不應求的狀態仍將持續。短期內,海外疫情較重地區對醫護用品需求仍大,部分手套廠商出貨排期已到明年中旬。
以美國為例,據中國海關統計,從3月1日至10月18日,中國對美累計出口口罩377億只(平均每個美國人有100多個口罩),外科手套7.4億雙,防護服5.6億套,護目鏡4154萬副。

英科醫療表示目前在手訂單充足,部分客戶的訂單已排期至2021年,將有效保證未來業績。此外,振德醫療表示,報告期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原因是本報告期受疫情影響,防疫類防護用品銷售大幅增加。